8月,2023年暑期档进入下半场,多部口碑佳作再次掀起观影热潮。由乌尔善执导、北京文化等出品的中国神话史诗《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连续12天登顶日票房冠军,成为当下最热的影片。
截至8月3日20时,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票房达到13.8亿元,观影总人次超过3121万,猫眼预测最终总票房将突破24亿元。该片上映以来“低开高走”,随着口碑发酵,票房从上映首日的4910万,一路逆袭至上周末单日票房1.56亿元,翻了足足3倍之多。
【资料图】
“你一票我一票,助力闻太师早日回朝。”影迷自发的花式安利,让《封神第一部》持续霸屏热搜榜,豆瓣评分稳定在7.8分。乌尔善曾言“如果电影票房失败,可能要用十年来还债”,一度引来“卖惨”质疑,不过,回望《封神》的“封神之路”,乌尔善的压力情有可原。而深陷泥淖的出品方北京文化,也将有望凭借《封神》逆风翻盘。
从“预定烂片”到“院线黑马”
斥资30亿元、中国版《指环王》、史诗巨作等标签,让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以下简称《封神》)无疑成为暑期档最热的影片。电影从上映前的“预定烂片”,到如今的“院线黑马”,《封神》无疑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电影取材于中国古典神魔小说《封神演义》和宋元话本《武王伐纣平话》。中式奇幻史诗“烂片”的刻板印象,耳熟能详的纣王妲己传说,过时的武王伐纣故事,多部影视化作品“翻车”在前……《封神》的阻力不只一点点。
该片于6月初官宣定档,在上映前,不少人批评片中的妲己“不像狐妖像女鬼”,有人评价卖点是“满屏肌肉猛男”,还有人批评故事过时老套,导演不懂观众想看什么。诸多质疑让《封神》在点映期间票房暗淡,排片寥寥无几,单日最高票房仅655万元。相较之下,自端午节开始大规模超前点映的《八角笼中》,点映票房最低也超过2000万元。
前期遭受多少讽刺挖苦,《封神》就带来了多少惊喜,上映15天,票房13.8亿元,自首周末口碑发酵以来,该片已经连续12天获得票房日冠军。从影片质量来看,《封神》是充满诚意的作品,电影从叙事方式到角色设定,都对传统IP进行了重构,并在改编中赋予其当代价值和审美选择。
比如,电影不再以姜子牙为核心去讲“武王伐纣”,而是通过周武王姬发的视角来重述封神故事,本质上是个英雄成长的故事。电影的情感核心放在了“父与子”的关系上,姬昌与伯邑考、姬发,纣王殷寿与殷郊,甚至殷寿与自己的父王,都在影片中有所呈现。千百年来妲己“红颜祸水”的名声也在该片中被彻底摒弃,一切祸乱皆由殷寿不断膨胀的野心而起,妲己身为狐妖保留了动物性,只是单纯的“欲望放大器”而已。
口碑逆转之后,影迷对片方最初的“哭穷卖惨”也开始买账了,尤其是听说“如果《封神第一部》的票房不能回本,后面两部续集将没有经费制作特效”后,大家纷纷开动脑筋化身“自来水”卖力宣传,延伸出了诸多热梗,助力第二部、第三部赶紧“抬上来”。
被网友“恨铁不成钢”的宣发也后起发力,放话票房10亿以后,每破1亿就会送上一张《封神第二部》的场景概念设计。不仅如此,主创团队也在各地积极路演,演员专访、幕后纪录片、《封神》演艺训练营等精彩内容逐一上线,也让影片的热度不断。
偷瞒票房?片方:将终止合作
然而,“片红”是非多。近期有网友爆料称,《封神第一部》票房疑似遭遇影院影城偷漏瞒报。有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表示,他们在影院购买的电影票不是机打而是手写票;还有网友称,四个人去看电影,结果影院只给一张票,也是手写票。更为夸张的是,有网友称在团购平台购买的电影票没有在影院获得纸质票,而是被要求用手机拍下“留座”信息给检票员查看。
据了解,“偷票房”是指影院以各种手段瞒报或少报已收票房,将少部分独自侵吞,损害了片方利益的行为,主要形式有手写票、会员票、虚假票、无效票、不出票等。
8月1日晚,导演乌尔善在微博上发布了《关于抵制偷漏瞒报票房行为的声明》,称本影片采取密钥分段发放,如发现影城有偷漏瞒报票房等行为,发行方将选择与该影城终止合作。事情发酵后,不少买到过“手写票”的观众也纷纷到电影官方微博和导演账号下晒出自己的“手写票”,用举报偷漏瞒报票房的方式来支持主创团队。
3日,新黄河记者联系到电影《封神》片方北京文化,工作人员表示,对于偷漏瞒报票房的行为会按照此前发布的声明来执行。
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3月,我国第一部针对电影产业编订的法规《电影产业促进法》正式实施,并专门针对偷、漏、瞒报票房的现象指出,“电影发行企业、电影院等有制造虚假交易、虚报瞒报销售收入等行为,扰乱电影市场秩序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电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违法所得50万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情节特别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许可证”。
北京文化能否逆风翻盘?
无论是对导演乌尔善还是出品方北京文化,《封神》这个项目称得上“大赌、大输、大赢”。
电影上映后,乌尔善两年前的一段采访视频曾引发热议。采访中,乌尔善称《封神》是他导演生涯中“最危险的一次”,并直言“如果电影票房失败,可能要用十年来还债”。该言论一度引发“卖惨”质疑,不过,回望《封神》一路走来的过程,乌尔善的压力情有可原。
《封神》系列电影由北京文化、长生天影业、腾讯影业、猫眼等出品。其中,北京文化全称北京京西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曾出品《战狼2》《流浪地球》《我不是药神》《你好,李焕英》等多部爆款电影。第二出品方世纪长生天影业(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乌尔善为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曾执导《寻龙诀》《画皮2》《刀见笑》等质量佳作。
2017年,在《封神》三部曲发布会上,时任北京文化董事长的宋歌透露该项目的总投资额将高达30亿元。在流行“以小博大”中小成本电影的市场环境中,《封神》三部曲如此高昂的成本,无疑是中国电影工业化的一次冒险尝试。一位影评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般电影的回本线是成本的3倍。如果投资30亿元,需要票房达到90亿元以上才能回本。”电影开拍前,《封神》三部曲监制江志强也曾表示,对该片的票房目标是100亿元。
不过,2018年,《封神》正式投入拍摄后,北京文化的境遇每况愈下。首先是《封神》的剧本著作权被北京文化租赁给北京市文化科技融资租赁公司,以换取2亿元融资,租期为三年;之后,北京文化又用《封神》25%的投资额置换土地,拟开发“密云国际电影小镇”。
2020年开始,北京文化彻底陷入泥淖。前脚被前副董事长举报财务造假,后脚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收到中国证监会调查通知书;2021年4月,北京文化此前投拍的影视剧《倩女幽魂》被曝主演“阴阳合同”,月底又因内部控制问题停牌。同样在4月,为分散投资风险、缓解流动资金压力,北京文化将《封神》三部曲各25%投资份额,以单部2亿元,合计6亿元的价格转让给了西藏慧普华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折算总投资份额24亿元。
相关报告显示,北京文化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67亿元,2021年到期借款达到9亿元。财报显示,2019年至2022年,北京文化陆续参与了多部影片,但因非主投主控方,从中取得的收益有限。
2023年已过半,上半年的电影作品中,北京文化的参投数量为零。7月14日,北京文化发布了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3年1~6月归属净利润亏损1800万~2300万元。
无论怎么看,《封神》三部曲的确是北京文化的“救命稻草”,但由于投资巨大,有业内人士测算,《封神第一部》至少要达到22亿元左右的票房才能实现盈利。7月24日,北京文化发布关于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票房的公告,《封神第一部》上映4日,累计票房收入约为3.82亿元(含服务费),超过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的50%,来源于该影片的营业收入约为2.3亿~2.5亿元。
按照当前的热度和势头,猫眼专业版预测《封神第一部》票房有望突破24亿元,后续两部电影将在2024年、2025年陆续上映,质量如果能延续,北京文化有望通过持续盈利实现逆风翻盘。
电影市场迎来强势复苏
《封神》可谓7月末的黑马之作,今年暑期档,电影市场也终于迎来了“百花齐放”。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8月1日,2023年电影暑期档(6月1日至8月31日)总票房突破130亿元。这是2019年以来,暑期档大盘重回百亿时代,且刷新了国内影史暑期档最快破百亿纪录。
7月,《消失的她》《八角笼中》《长安三万里》《封神》《热烈》等电影叫好又卖座,提振了市场信心,影视板块迎来一波上涨。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收盘,申万二级影视院线行业整体涨17.60%。除《封神》出品方北京文化涨逾40%之外,上海电影、奥飞娱乐涨幅高达132.43%、116.69%,唐德影视涨80.44%。
8月,暑期档的火热势头将进一步延续,影片不仅类型丰富,主创阵容上更是实力派与流量小生兼具。吴京主演的冒险动作电影《巨齿鲨2:深渊》将在首周强势登场;悬疑犯罪电影《孤注一掷》《最后的真相》、反家暴题材电影《我经过风暴》紧随其后;七夕档电影《念念相忘》《燃冬》《最遗憾是错过你》等爱情片也将接连上映,备受关注的传记电影《奥本海默》也将在月底登陆大银幕。
8月2日,拓普数据发布的报告显示,与2019年疫情前相比,2023年2至7月月度票房同比逐月攀升,7月更实现爆发式“翻红”,票房同比增长51.5%。与此同时,在暑期档观影热潮的背景下,2023年票房预期有望进一步提升,拓普预测2023年全年最终票房有望冲击570亿元,市场恢复至2019年九成水平。
来源:新黄河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起点医疗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2 联系邮箱: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