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秀峰区正阳路一家服饰店内,民族服饰挂在店门口显眼处。
【资料图】
“壮族三月三”日益临近,民族服饰成为学生和家长眼中的香饽饽,不少家长在朋友圈求助推荐民族服装或者租赁渠道,部分店铺则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记者走访发现,民族服饰火出圈的背后,是大家满满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民族服饰销售租赁火爆
4月18日,记者在秀峰区正阳路一家民族服饰店看到,一套壮族服装包括上衣、裤子或裙子、头饰,一套服装的价格为60至150元。店内,前来选购的顾客络绎不绝,其中还有不少人带着孩子。
记者采访时,前来选购的市民王女士正在给孩子比划衣服大小,尽管她知道衣服稍长了一点,但她还是买了下来。“到时候用别针稍微别一下就可以了,跑了好几家店,都说要等进货。”王女士告诉记者,学校过两天有表演,但我们网上下单已经来不及了,就在实体店买了。
店铺老板告诉记者,一周前就开始有家长来给孩子买民族服饰了,部分款式已经没有充足的码数了,现在挂的衣服都是这两天补的新货,不抓紧下手的话,很快又要被抢光了。
在七星区普陀路的一家服装租赁店,门口最显眼处挂着民族服饰,小店老板正忙碌地记录着顾客的租赁信息。“这几天来租衣服的人特别多,日期主要聚集在4月19日和20日,为了满足更多顾客,我们店正在努力协调货品调配,还特意采购了一批新的民族服饰。”老板告诉记者,“三月三”期间桂林各地都有很多庆祝活动和文旅活动,进一步推高了市场对民族服装的需求,所以不只是他们家,不少服装租赁店铺也很忙。
临桂区吾悦广场一家鲜花店也挂上了民族服饰。“最近一直在朋友圈刷到民族服装租赁,觉得市民对民族服饰的需求比较大,想到自己也有一批压箱底的民族服饰,就拿出来出租和出售。”花店老板说,她在网上发布了出租和出售的信息,刚发出去没多久就有几十个网友表达了购买需求,还有网友预约来看衣服。
民族文化认同感拉满
19日上午,桂林市复兴小学组织“三月三”主题活动,师生们共品民族美食、唱民歌、奏民乐、跳民族舞蹈,校园里充满欢乐的气氛。据了解,学校还将开展以打陀螺、抛绣球、走板鞋、跳竹竿舞等民族活动为主题的民族运动会。
“师生们早早就穿好了民族服饰来到学校参加活动,共享五色糯米饭、青团、彩蛋等特色美食。在活动间隙,他们还互学民族语言,相互探讨学习各个民族的民俗文化。”该校政教主任冯诗诗告诉记者,学校鼓励师生们穿自己民族的服饰或喜欢的民族服饰来参加活动,让师生在民族活动中感受绚烂多彩的民族文化,提升师生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在秀峰区正阳路一家民族服饰店内,市民孙女士除给孩子挑选了一套蓝色的壮族服装用作学校活动以外,还给自己挑了一套蓝色的壮族服装。孙女士是壮族的,但日常穿壮族服饰的机会比较少,就想趁着“三月三”假期,带孩子穿着壮族服饰出去转转。“孩子每次写‘民族’的时候都会问我,为什么他和大多数同学填的都不一样,我总是抽象地跟他解释壮族是一个少数民族,但他总是不理解。”孙女士说,自己想趁着“三月三”穿着壮族服饰去参加民俗活动,让孩子对壮族的民族服饰有一定认知,更形象地了解壮族文化。
就读于玉林师范学院的张冰准备“三月三”假期带着室友来桂林体验沉浸式旅游,她提前看好了开展民俗文化的景点和村庄,规划好出行线路,还准备了民族服饰,打算跟室友们体验感受桂林本地乡土特色和浓郁的壮族文化氛围。“民族服饰能够让我们更快融入活动氛围,更清晰地感受传统民族文化的魅力。”她告诉记者。
文化自信在潜移默化中提升
通过“三月三”,更多人了解了民族服饰和民族文化。不仅如此,民族文化的传承也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着。
90后的赵姝晴是汉服爱好者,她觉得大大方方把民族服饰穿出门也是文化自信的表现。她有时候会穿一整套官配汉服,有时候她也会将汉服和现代服饰混搭。“现在改良的汉元素衣服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因为汉元素衣服既传承了汉服的元素,也更贴近现代人的日常生活。”
赵姝晴说,早几年穿汉服出门,路人都以为她要去拍艺术照,而现在,别人都会夸她的衣服特别好看,还会问她在哪里买的。在她看来,汉服正在逐步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这也是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
为了培养孩子文化自信意识,市民黄女士有一套自己的小妙招。她经常带着孩子去参观博物馆、纪念馆,以提升孩子的民族自豪感。在日常生活中,她会引导孩子阅读历史读物和民俗文化读物,深入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她还鼓励孩子参加有意义的实践活动,让孩子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熏陶和教育。“最近正是采茶时节,我就带着孩子去茶园体验了采茶炒茶,还跟着当地人学习了扎染工艺,孩子告诉我,他在体验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她说。
来源:桂林晚报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起点医疗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2 联系邮箱: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