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听文
编辑|大树
(资料图)
近年来,作为产业与金融相结合的重要手段,供应链金融受到了产业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
现存的融资方式并不考虑中小企业的个性特征,与中小企业的匹配度较差,这不仅引发广泛的融资难问题,也成为制约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阻力。
尤其是在竞争加剧的情况下,由于应收账款,中小企业也面临着营运资金的压力。
根据Wind二〇一九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披露了应收账款数据的上市公司中,有三分之二以上都较期初增加,更有百分之十增长了50%以上。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由于规模小,它们的生产和经营比大型企业更容易出现现金流紧张甚至破裂的情况 。
但是,在中小企业解决资金压力问题的同时,整个社会需要振兴的资产也很大。
二〇一九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约为98.6万亿元,按资产总量是国内生产总值的5-7倍测算约为493-690.2万元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约为251.3万亿元。
上述矛盾反映出,有庞大的产业资产存量需要通过金融创新进行激活,同时我们需要振兴产业资本,重点关注中小企业的高成本融资问题。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作为产业和金融创新的新模式,供应链金融得到了飞速发展。
麦肯锡的报告指出, 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全球收入在二〇一〇年至二〇一四年间实现了20%的年均增长率 ;
而在二〇一五年至二〇一九年间仍可保持15%以上的增长率;
报告同时指出,全球约有2万亿美元的应收账款,安全性较高且具备融资价值其中反向保理供应链金融产品规模高达4,000亿美元。
而且,将实践和理论结合发现,国际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脚步从未放缓,运作管理模式在持续创新,从组织的角度可以将其模式较为清晰的归纳。
近年来,在市场交易中,赊销方式越来越流行。
面对强大的买方要求,卖方必须提前支付部分或全部资金,付款只能在到达账目后才能结清,这给卖方带来了巨大的财务压力,也容易导致供系关系紧张。
物流企业主导,以企业自身金融资源和信用度为依托,从商业银行处取得借贷资金;
物流企业利用信息优势,对供应链上下游和核心企业进行评估,分析抵押品的准确信息,设置一定利率为供应链企业的应收账款进行融资支持 。
实际上,物流企业起到牵线搭桥作用,既是商业银行的客户,又在供应链中扮演了资金提供方。
物流企业实际上充当了商业银行的角色。
由于商业银行对供应链情况不了解,受银行监管要求,不能直接向供应链中小企业提供贷款;
物流企业一方面符合商业银行企业信贷的要求,另一方面又对供应链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资金需求情况有所了解。
在此情况下,物流企业出借自身信用,向商业银行贷得资金,并将资金用于支持供应链企业经营,同时收取一定利息以作为出借自身信用的风险补偿。
融资抵押品实际由物流企业控制。
在物流企业向供应链提供资金时,会要求核心企业提供融资抵押品,并对抵押品的情况进行详细审查,以确定抵押品价值 ;
在账目尚未结清时,物流企业没有抵押品的所有权,但拥有抵押品的控制权。
若账目按期结清,则物流企业同时交还抵押品的控制权,抵押品完全归核心企业所有;
若结算出现问题,物流企业有权按约定情况处置抵押品,以弥补自身遭受的损失。
物流企业在信息交互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由于在实际融资过程中,主要的可变因素是融资抵押品的价值,当受外部因素影响抵押品价值降低时;
物流企业可能会因抵押品变现价值不足以补偿贷出资金,当供应链企业违约时产生损失;
当物流企业流动资金不足,引发对于商业银行的还款违约时,又会产生信用风险。
因此, 物流企业需要保证自身的信息充分且及时,对抵押品和供应链企业可能产生的状况进行及早的判断 。
货物尚未交付时不敢发出新的订单,业务量受到严重制约;
对于买方来说已付款的设备无法立即投入生产创造效益,容易产生资金流的断层。
通过企业集团合作,有设备空余的卖方企业可以为买方企业提供设备租赁,解决设备生产的时间差问题,同时收取利息收益;
有资金盈余的卖方企业,可以向买方企业提供过桥资金或购买对应设备并租赁给买方企业,弥补设备交付和资金结算的时间差内的经营损失。
卖方企业向买方企业收取融资利息,增加了自身的经营收入来源;买方企业的付款交割压力得以缓解,经营效率有所提高。
买方企业和卖方企业的具体合作方式需要双方协调;
由于双方地位相似,掌握的信息数量相近,如何通过谈判制定出对双方都是利益最大化的方案,具有一定的难度 。
在卖方企业向买方企业提供资金时,会对融资抵押品提出一定的要求,而抵押品控制权的转移;
实质上伴随着风险的转移,一方面抵押品的价值存在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抵押品对于买方的生产经营可能产生影响。
在市场地位相近的买卖企业之间,抵押品的实际控制权和融资利率的设置实质上是个博弈的过程。
买卖企业双方均需具有较强的综合管理和经营能力。
企业集团不仅要做好应对产业和金融的双重风险的准备,还要保证融资利率水平对投资人有吸引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集团必须具有强大的运营能力并能够追求较低的资本成本。
否则 在巨额资本的情况下,很难提供有吸引力的融资利率条件并维持盈利能力 。
首先,商业银行在各地遍布的零售网点使其拥有资源和信息优势,银行系统化的招聘渠道带来了供应链方面专业人才的优势;
其次,银行可以为供应商和分销商提供相应的信贷优惠,为核心企业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根据特定的情形制定灵活的融资和审批流程,匹配不同企业的个性需求。
商业银行是融资服务方案和融通资金的主导方。
由商业银行设立融资条件,可以使融资服务更加标准化规范化,共性与个性并存,提升整体运作效率,从而实现规模效益。
但是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还是传统信贷业务,在供应链金融活动中仅能充当资金的提供方的角色;
对商业银行来说介入供应链金融的门槛较低,各银行均有机会竞争市场,因此几乎不存在垄断。
商业银行主导信息收集与整合。
商业银行作为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机构,信息优势不言而喻,商业银行的信息网络建设,对方便供应链企业资源匹配、增强自身风控能力都有重要作用 。
双方协商解决融资争议。
商业银行独立自主开展业务,首要出发点是保证自身盈利,其次考虑安全性问题;
对于企业来说,由于多家银行都可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企业可以在多方对比后,综合考量最适合自身情况的方案。
因此合作双方在确定合作前,都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对于融资方案可以协商探讨,对于融资争议可以共同解决。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起点医疗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2 联系邮箱: 39 60 29 14 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