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信宜大山里,来了说“港普”的游泳教练

来源:南方Plus    时间:2023-08-30 17:42:13
04:01

信宜大山里来了说“港普”的游泳教练

暑假的“尾巴”上,信宜市合水镇第一小学里水花四溅。


(资料图)

空地上的两个移动泳池里,孩子们正在开展一场友谊赛;一旁的教练台上,时不时有“港味十足”的普通话传来,“手臂!注意!”

这些小选手都是农村水安全知识推广活动的学员。他们在陆上组队练习抛接救生圈、甩救生绳;在水中憋气,尝试标准泳姿……10天训练过去,“旱鸭子”得以变身“小飞鱼”。

操着一口“港普”陪伴他们的,是香港游泳教师总会的教练。今年已是他们在信宜市不同镇里开展教学的第7个夏天。连夜架设泳池、提前精心备课,每一年,他们都抱着不变热情,准备每一项工作。

“小飞鱼”进阶班上,谭尹林指导着孩子们进行仰漂练习,并让岸上的助教记录成绩。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2022青少年溺水大数据》显示,在我国,每年约有5.9万人死于溺水,其中未成年人占95%以上。溺水是青少年意外伤亡的“头号杀手”,而每一起溺亡事故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破碎。

如何保证孩子们的安全,避免溺水事故发生?农村水安全知识推广活动是社会力量在通过链接资源的长年坚持,而在体制机制上,广东也在逐步进行更大范围的尝试和努力。

安全,怎么学?>>>

最近,合水镇第一小学有着几分不属于暑假校园的热闹。

学校空地上的防溺水演练课上,“谢谢你救了我一命!”香港游泳教师总会教练谭尹林大力感谢站在他一米开外的小俊(化名)。

几十秒前,小俊成功把打结的救生绳准确甩给了“溺水挣扎”的谭尹林。听了夸赞,他不好意思地挠了挠脑袋,开始更加卖力地练习。

水安课堂上,孩子们向谭洛雯展示自己所打的绳结。

校门入口处的两个游泳池就更热闹了。

“1、2、3……好,起来。”左侧泳池里,孩子们正练习憋气;“手,注意,自由泳的手臂姿势是怎么样来着,刚刚讲过。”另一边的小学员们在水里扑腾着前行,溅起巨大水花。

教练们则视线紧跟,随时保证着200多名学生的安全。教练共有三位,由一位香港游泳教师总会的主教练、两位分别由华南师范大学学生、当地乡镇教师担任的副教练组成。

基础课第一堂,孩子们手搭肩在池边行走寻找水感。

忙碌而有序的场景来自早早做好的安排。

在孩子们正式报到之前,教练和华师学生们提早两天就来到了合水镇。志愿者在教练的召集下,前前后后开了三四次培训会。

“让孩子们蹲下,憋气。1、2、3、4、5,五秒,通过,然后夸夸他们。”

“有的孩子可能会特别怕水,不可以放弃他们,正在休息的教练可以去单独辅导他们,让他们慢慢学。”

“结束了之后我们会有一个‘安全小将奖章’,大家要逐个发给他们。”

……一项项看似微小的教学细节,都是无比细致的提前准备。

而每一项训练的背后,都是对于水安全的高度强调。

谭尹林介绍,不同于游泳作为竞赛项目的教学,在合水镇开展的教学主要聚焦于让孩子们懂自救、会游泳。在教学对象上,每年都包括当地即将升入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以保证“轮番”让多数孩子都学会基本求生技能。

合水镇位于信宜东部,全镇围河而建,其河流属西江源头之一。

项目,从哪来?>>>

“这个项目准确来说,是因一个孩子生命的结束而开始。”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以下简称“恤孤会”)农村水安全知识推广活动负责人万杰谈起了项目的源头。

2015年的夏天,恤孤会的工作人员接到了一个电话。他们一直以来资助的孩子黄英(化名),前几天刚刚失去了年幼的妹妹,原因是在河中溺水。

万杰和同事连夜赶到了当地。看着因失去孩子而破碎的家庭,他们感到“震撼、揪心而心碎”。

这样的破碎并不是个例。每年夏天,都是学生溺水事故的危险期、易发期和高发期。广东拥有漫长的夏季,如何在这期间做好防溺水,也成为家长、教育部门的首要议题。

这也是香港游泳教师总会教练谢少熹坚持的原因。他自1978年开始便在香港的中学教授游泳课程,是一位“经验老到”的教练。

谢少熹第一次来到信宜,目的地是思贺镇。让他印象最深的,是当地的“小桥流水”。

如此诗情画意的场景,在谢少熹看来却是“危机重重”。桥下的小溪,在常见暴雨的山区,可能随时会带来湍急的水流、增宽的水面。对于大多是留守儿童的村镇来说,没有父母在身边,孩子们如何保证安全?

谢熹有了油然而生的使命感。每天夏天,他都来到信宜市的不同镇,准时“报到”。

见到大班教学中一名孩子久久不敢入水,谭尹林随即下水把他带到近梯处,安慰着并手把手教他换气的方式。

“行动起来。”这是万杰和身边人当时“心碎”后的第一,也是唯一想法。

在不少乡镇,“监管”是防溺水工作的关键词。但实际上,教会学生游泳,懂得自救,甚至知道如何救助他人,才是根本路径。

为此,恤孤会链接了体育培训企业,并“顺藤摸瓜”对接了与企业一直有合作关系的香港游泳教师总会。时间推进,队伍也越发强大。2019年,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游泳专业的研究生作为志愿者,加入到这一项目。

公益项目在不收费的情况下,怎样运转下去?万杰介绍,每年的水安全项目大约需要10余万元的预算,包括志愿者的路费、食宿、设备投入费用等。其中,10万元由卓逸体育和香港游泳教师总会分别承担5万元,超出部分由恤孤会从善款中支出。

泳池,怎么办?>>>

天空颜色从橙色转黑,今年项目正式开始前,合水镇第一小学的空地上,大家忙个不停。

搭设架子、铺开四边,经过志愿者和香港游泳总会教练4个小时不停歇的忙碌,缩成一团的移动泳池逐步成型。泳池大小足够十余个孩子在内尽情扑腾。

“以前在村里有个游泳池,但没多久之后就关停了。现在如果孩子们要游泳,需要家长接送去隔壁镇的泳池。”茅帘小学教师张华祥介绍,山区镇天气相对较凉,水温低,修建游泳池的回报率不高。不少孩子都是暑期跟着外出务工的爸妈到珠三角城市学习游泳。

泳池对于镇里来说是“稀罕物件”,这也给水安全项目的开展带来“难点”。

此前,恤孤会在信宜市开展了体育欢乐梦项目,包含田径等运动项目。但不同于对场地要求较小的其他项目,游泳池是水安全项目开展的必需选项。

怎么解决?香港游泳教师总会的教练想到了移动泳池。万杰介绍,目前,移动泳池加上配套设备,成本大约需要5万至6万元,大约三至四年需要更换一次。

通过善款“安排上”泳池后,下一步则是泳池内水源的净化。

游泳所需要的水,消毒和净化要求高。谭尹林回忆,当初大家尝试了多种办法都难以达到净化目的。最后,两台“大家伙”净水设备解决了问题:将其管道插入移动泳池,孩子们游泳时,设备也可以始终运行,吸纳泥沙并完成消毒。

在万杰看来,这种模式值得在乡村推广。商业化泳池运维成本高,利润空间有限。此前恤孤会也有尝试过邀请企业修建泳池,但迟迟难以落地。这样的移动泳池一次性投入较低成本即可长期使用,并且可以供各个镇轮流使用。

在合水镇第一小学,操场上架设了临时游泳池,一众香港游泳教练与华师体院研究生组成的助教团共同教授水上安全技能。

老师,再多点?>>>

“相比硬件,即游泳池建设,如何培育师资力量实际上是更难、更迫切的问题。”在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广东省中小学游泳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黄波看来,条件有限的情况下,移动泳池能够在各个乡镇间轮流使用,但培育当地的游泳教师则更加关键。

开营当天,华师体院研究生带领“小飞鱼”选拔营的孩子们做髋前拉伸。

这也是近来让万杰感触、欣喜的:恤孤会和华师投入志愿者正逐年减少。这源于越来越多当地乡镇教师选择加入教学行列之中。“原来我们可能需要带30多名志愿者来这边教学,但现在只需要15位左右。”

张华祥虽然是数学老师,但也成了其中一员。经过几年的学习,他俨然成了泳池内外有了独当一面气质的“老手”。

“我们之前在防溺水教育上会更经验主义一些。看教练怎样教学生抛救生圈、学游泳,学到非常多。”张华祥说。

往届的资深“小飞鱼”学员演示定点抛救生绳索技术。

让更多乡镇老师变为游泳教育的“熟手”“老手”,是项目的希冀,也是广东的目标。

此前,广东提出要实现学校和社区游泳普及教育,推广学校实现小学阶段四年级学生50%会游泳,能游50米;初中阶段初一学生50%能游100米;高中阶段高一学生60%能游100米。

要实现这一目标,最关键的,便是培育足够多的游泳教师。广东省教育厅提到,到2025年,将创建校园游泳推广学校300所以上,培训校园游泳教育师资2000人次以上。

黄波介绍,自2021年开始,中心就已开展了乡村中小学游泳骨干教师培训班。当时,全省21个地市近200名一线中小学体育教师参加为期7天的培训。

如今,这一培训班仍在持续进行中。今年,信宜市就有超10位乡镇教师参与其中。

在即将来临的9月,华师还将开启新尝试——“送课下乡”,即将带着师资和移动泳池到信宜市开展“手把手教学”,为游泳教育资源不足的地区提供更多支持。

“这只是个开始。”黄波说。

从一个山区小镇的努力,到全省范围内的推进;从一个公益项目的试水,到各方力量的汇合……在广东,扎牢防溺水安全防线,守护未成年人生命安全,更多的故事正在被书写。

【文字】南方+记者 钱明雅

【拍摄】南方+记者 梁钜聪

【剪辑】南方+记者 万稳龙

【海报】谭唯

【作者】 钱明雅;梁钜聪;万稳龙;谭唯

广东民政头条

X 关闭

推荐内容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15-2022 起点医疗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09963号-12   联系邮箱: 39 60 29 14 2@qq.com